值得注意的是,森合创新不久前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Oasa R1的生产视频,众多用户纷纷留言期待着产品的交付。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现在却宣布无法继续运营,整个团队已经就地解散。

在公开信中提及,该项目的崩溃主要归因于制造难题和资金短缺等问题。研发、生产、物流履行以及技术升级等环节在割草机器人行业中均需巨额资金支持,这对初创企业构成了巨大压力。尤其是Oasa R1的卷轴刀片设计这一核心卖点,更是大幅提升了成本。

尽管该产品在众筹中筹集了超过230万美元,但要在割草机器人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30万美元的金额显然是不够的。在制造方面,Oasa R1采用了激光雷达与视觉感知相结合的技术,然而,单线激光雷达在强光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不稳定,这给用户的交付量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森合创新的坍塌让人感慨万千,然而割草机器人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依旧保持着强劲势头。

02

割草机器人行业的热潮仍在升温

近年来,割草机器人已成为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新兴分支,其热度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特别是在欧美地区,随着人们对庭院自动化养护需求的日益增长,智能割草机器人正逐渐取代传统的割草方法,成为众多家庭的新宠。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分析,全球割草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持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7年,其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

在这波技术红利中,中国制造正加速崛起。

当前我国出口的割草机品牌主要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包括安克创新的Eufy、九号公司、科沃斯、追觅等知名品牌,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依托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果断进入割草机器人领域,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并促进了企业的多元化进程。

这些初创企业,诸如松灵机器人、汉阳科技(Yarbo)以及长曜创新等,专注于智能割草机器人领域,它们纷纷将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并在欧洲、北美等地迅速拓展业务。特别在2025年的第一季度,部分企业的欧洲订单量同比激增,增长幅度甚至超过三倍,这标志着“中国智造”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

据了解,Eufy在2025年CES展会揭幕之际推出了其智能割草机器人新品,正式踏入这一专业领域。短短几个月后,该款产品在4月份便登录了速卖通平台,并迅速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的目光。以德国市场为例,Eufy的割草机器人在上线初期就实现了每周销售额超过1万美元的佳绩,彰显出其强大的市场认可度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九号公司所拥有的“ ”智能割草机器人,成为了全球首个服务10万家庭的无边域割草机器人品牌。根据其2024年的年度报告,公司的割草机器人业务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从2023年的2.24亿元攀升至8.61亿元,增幅高达284%。

科沃斯在2024年的年度报告中对公司割草机器人业务的业绩进行了公布,指出该业务在上一年度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具体来看,海外市场的收入较前一年同期增长了186.7%,而销量则实现了271.7%的同比增长。

这些数据充分揭示了割草机器人市场对全球化的强烈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并且明显展现了中国品牌在技术实力、产品设计以及供应链效率等方面的整体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发展态势不仅为大品牌带来了新的增长,同时也为众多初创企业打开了通往新市场的门户。但在此快速发展的行业背后,也显现出许多初创企业在从“理念”过渡到“实施”阶段所遭遇的诸多困难。

众多初创企业在众筹平台上吸引了众多目光并接到了订单,然而在产品大规模生产和实际交付过程中却屡屡遭遇挫折,最终无奈退出市场。森合创新的失败,或许正是这场创业竞争激烈淘汰赛的一个缩影。

业内权威专家指出,此类现象背后反映出一个残酷而普遍的现实: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商业逻辑之上。无论算法多么先进,产品演示多么炫酷,若不能实现交付承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终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

硬件创业者的成功,离不开生存这一前提,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探讨梦想、追求规模,甚至有望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军者。明确市场需求、精心打造稳定且易于复制的解决方案、构建高效的生产链和售后服务体系,这些才是他们踏入市场的关键步骤。

在行业发展的未来阶段,只有成功跨越“量产交付”这一关键环节的企业,才有资格成为智能庭院管理领域的长期参与者。面对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品牌或许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