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倒逼卖家优化产品

跨境电商行业的飞速增长带动了线上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及卖家服务的更高期待,为了确保消费者享受到极致的购物体验,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各展其能。

近期,该东南亚电商巨头发布了一则关键通告,指出越南站点将从2025年6月16日开始实施新型的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POR)指数,以对商品质量进行评价。与此同时,目前用于计算不良商品评级率的数据(NRP)将在2025年6月15日之前停止应用,并完成相应的过渡工作。

更新产品质量负面评分值数 图源:

首先细说一下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POR)。

规定中明确指出,产品质量评分系指消费者基于产品实际使用感受所提供的评价,评分范围介于1至5星,并伴随文字描述及图片或视频资料。此外,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POR)系指“本周内收到1星或2星评价的订单数”占“本周商品总销量及之前已售出但在本周内完成评估的订单数”的百分比。

以A卖家为例,若本周该卖家某商品吸引了15位不同买家的订单,其中5单已经收到了买家的评分,而这5单中,有5单给出了1至2星的低分评价。据此计算,A卖家本周该产品的质量负面评分率则为5除以(15加5),再乘以100%,得出的结果是25%。

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计算公式 图源:

需留意的是,目前计算不良商品评级率所采用的数据(NRP)是将商品质量得分、退货退款情况以及买家评价等多个指标融合在一起,以此作为评价商品质量的参考标准;然而,现在的方法则是直接将商品质量与差评率相联系,这对卖家而言无疑将变得更加严格。

官方对此回应称,确保商品质量是增强消费者购物感受的关键要素,引入新的产品质量不良评价机制,将助力商家发现不足并改进,进而增强品牌信誉,促进平台内部的长期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规定,从2025年6月23日开始实施,平台将依据前一周的每日评论信息,对各类产品的质量不良评价比例进行更新,一旦产品的负面评价比例数值达到或超过20%,相关商品将不得不被强制撤下货架。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的质量负面评分率对卖家是公开透明的。卖家可以监控那些在过去一周内负面评分率濒临违规界限的产品。同时,他们还能在“违规类型”列表中查阅已被下架商品的详细信息。这样,卖家得以进行相应的整改。这正是更新产品质量负面评分率算法的根本目标,旨在迫使卖家改进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自然,面对那些屡次不改正的商家,平台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自2025年7月21日开始,若商家的产品中,POR值超过20%的占比仍然很高,他们便将遭受扣分处罚。一旦扣分过多,店铺的销售权限将被限制,同时,这些商家也将无法参与平台举办的各项活动。

不同违规级别的罚分标准 图源:

二、认真做产品才是王道

优质的产品是吸引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的核心要素,历来对销售者的商品品质都设定了严格的标准。

去年年中,菲律宾站点推出了一项新规,自2024年7月15日开始实施,届时平台将对那些因质量不佳而频繁收到一至两星差评的商品进行隐藏或删除处理。通常情况下,被隐藏的商品至少需等待一周时间方可重新展示。鉴于此,为保障店铺业绩不受影响,我们提醒商家应迅速提升产品质量,并与消费者积极沟通,妥善处理差评问题。

菲律宾隐藏差评过多产品 图源:菲律宾电商平台

今年四月,菲律宾的跨境店铺再度宣布,将采纳产品质量的负面评分率(POR)作为评估商品品质的标准。一旦卖家的商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相应的惩罚措施将按周逐步升级,加重力度。

自然,不论是在哪个领域,“优质产品至上”的原则普遍适用;正因深刻理解这一点,众多电商平台,包括我们自身,都在不断强化力度,积极追求并引入更高品质的商品。

印度时尚电商在处理低质量商品方面态度坚决,对于那些评分持续低于3分(满分5分)的商品,平台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从架上移除。截至目前,2024年初,该平台已对约20万件质量不合格的商品进行了下架处理。

下架近20万种产品 图源:

并非仅有,电商巨头亚马逊同样在积极推动卖家对产品进行改进,他们新推出的“买家之声”功能能够依据五种颜色——红、橙、黄、青、绿来反映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满意度。一旦商品评价显示为黄色(表示一般)、橙色(表示不合格)或红色(表示极差),这就意味着卖家需要采取行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以防止差评率过高,进而导致产品被暂停销售。

亚马逊根据产品满意度进行分级 图源:

可以确认的是,亚马逊等大型企业接连出台的监管措施,在给商家带来一系列挑战的同时,也为他们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创造了良机。对于商家来说,无论投入多少广告费用,都无法与优质的产品质量相媲美。因此,商家必须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努力增强客户满意度,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