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领域实现高额盈利,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旦你深入阅读我接下来所阐述的五个发展阶段,定会豁然开朗。
2001年一2018年 红利期
2001年,我国踏入WTO的大家庭,外国朋友惊喜地发现,我国商品质量上乘且价格实惠,于是纷纷向我国下起了大批量的定制订单。这种需求量远远超出了供应量。
外贸工厂的老板们从中获益颇丰,得益于外贸带来的丰厚回报,即便是能力一般的工厂老板,一年也能赚取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利润。在长达十几年的迅猛发展过程中,他们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因此,我们不应轻视那些在零几年投身外贸行业的工厂老板们。
这个阶段,大家挣的是大环境的钱。
2018年-2020年 调整期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愈发明显,物流业的发展日益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国客户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大量下单,等待数月。这一变化导致生意模式开始转变,订单逐渐趋向小型化和零散化。外贸订单的碎片化现象达到了极致,最终演变成了B2C模式。外贸工厂的光环也随之转移,落在了亚马逊卖家的身上。
另一项变动显现,国内众多工厂的生产能力过于旺盛,自2018年起,市场格局迅速转变为供应过剩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价格竞争在所难免,企业利润随之下滑。
不少外贸企业开始缓慢失血,甚至有些已经走到了倒闭的边缘。
在这个时期,赚钱变得愈发艰难,以往那些能赚大钱的机构已转变为采用新兴商业模式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以及那些拓展了面向消费者业务的国际贸易企业。
2020年-2021年 意外
2020年,口罩疫情爆发,让人始料未及。全球供应链瞬间陷入瘫痪,唯有我国独善其身,持续高效运作。原本供过于求的市场格局,瞬间逆转为供不应求。外贸市场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
近两年来,众多外贸公司成功拓展了以往难以触及的客户群体,迎来了久违的大规模订单,业绩呈现出迅猛增长的趋势。他们的脸上再次洋溢着笑容。
2021年-2025年 洗牌期
潮水退去,经过两年的收益期,市场重新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外贸企业再次陷入了价格竞争的漩涡。
新兴势力Temu加入市场,推出全托管模式,使得众多原本不涉足外贸的工厂纷纷投身海外市场,供应量瞬间实现大幅增长。
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这两大巨头的低价策略不仅加剧了外贸领域的价格竞争,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定制订单的吸引力。
这次冲击波使得众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企业被淘汰出局,同时,也影响了部分刚刚加入市场的公司。
2025年— 趋稳期
特朗普执掌政权后,着手实施了一系列提高关税的举措,调整了贸易政策。面对你的反击,我方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这使得国际贸易的成本不断攀升,贸易环境愈发严峻,市场也在加速淘汰那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逐步向稳定期过渡。
即便特朗普没有当选,外贸的稳定期也终将到来,市场的持续增长并非无止境,终将面临饱和的节点,特朗普的行为只是让这一过程提前了到来。
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时期,将导致更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外贸企业被淘汰。那些产品竞争力不足、市场流量壁垒薄弱、内部运营效率低下、仅依赖单一业务模式的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最终仅剩那些表现优异的企业留存。
除非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市场增长势头将无法重现往日的盛况;然而,某些领域和产品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即便如此,外贸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各自的内在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上。)他们正重蹈国内电商卖家们几年前所走过的道路。
在这个阶段,无论是谁的商业模式更为出色,还是谁的团队组织力更为卓越,抑或是谁的抗风险能力更胜一筹,那么,这个人或企业就能在竞争中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