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额包裹关税下调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联合声明一经公布,中美两国在降低关税方面达成共识。随后,美国对其低价值进口商品的关税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这一调整主要针对价值在800美元以下的产品。

美国在12日当天,其白宫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总统特朗普修订后的行政指令,明确从14日开始,将对价值不足800美元的小额包裹实施关税税率调整,具体措施是将来自中国的进口小件商品的关税从原先的120%下调至54%。

小额包裹关税下调 图源:

中国跨境电商若对美国市场出口依赖低价商品,这无疑带来了一大利好,因为小额包裹关税的降低将使得卖家能够大幅减少成本。

白宫宣布,从2025年5月2日开始实施的每件包裹100美元的征税政策将予以保留,不过原计划于6月1日实施的、将征税额度从每件100美元提升至200美元的规定已被取消。换句话说,自5月2日起,寄出的每件商品都将按照100美元的固定费用收取,而原定于6月1日实施的200美元费用征收计划已被废除。

回顾过去,在本月初,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了一则公告,指出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商品将不再享受《美国法典》第19卷第1321(a)(2)(C)条款所规定的关税和部分税费豁免待遇,这一变化使得众多卖家受到了影响。

取消最低限度关税豁免 图源: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也受到了关税调整的影响。他们担心关税上涨会导致无法以优惠价格购买到中国优质商品,更忧虑关税会推高物价。因此,在关税实施前,他们纷纷抢购商品,引发了一股购物热潮。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零售销售报告揭示,截至目前的三月份,美国的零售销售额实现了4.6%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长幅度是自今年一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美国零售额增长强劲 图源:

有经济学家指出,这种增长显得格外异常,原因在于消费者普遍预期来年物价将出现显著上涨,因此他们纷纷开始清空货架,趁机抢购价格低廉的商品。

2.局势大转变

近期,特朗普频繁提高关税的消息在跨境贸易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吸引了众多跨境商家的密切关注,他们担心在睡梦中政策就会发生变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种状况似乎已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不久前,美国与中国在瑞士的日内瓦展开了贸易对话,紧接着,两国共同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明双方已就大幅减少之前所加征的关税达成一致,并就未来长期的经济贸易合作进行了磋商。美国方面承诺,将暂缓于2025年5月2日对华商品实施的原定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将在最初的90天里暂停征收,仅保留10%的基本税率,并且还取消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于4月初签署的两项新增关税的行政命令。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原文 图源:商务部

双方各让一步,这一举动也被许多人视为一种缓和的迹象。若要探究美国小额包裹关税政策的演变过程,则需追溯到2016年,那时最低免税额度从200美元提升至800美元,这一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全球跨境电商的繁荣,众多中国卖家也因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美国人开始对这项政策提出疑问和异议,将其称为“最低限度”的缺陷,并指出这种豁免对美企造成了伤害,比如时尚零售商21。他们指出,正是由于受到Shein、Temu等平台的激烈竞争,21才逐渐走向了衰落。

美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财年,通过该免税政策涌入美国的货物数量达到了约13.6亿件,这一数字是四年前数量的两倍以上;在这些货物中,大约有60%的包裹源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

中国包裹数量占比大 图源:

显而易见,美国之所以提升关税,其目的在于捍卫本国企业的利益。然而,事态的发展却与预期相悖,中国的网络平台并未如预期般降温,反倒是愈发旺盛。以某知名APP为例,在社交媒体的广泛推广下,该应用成功攀升至美国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的第二位,仅位列某知名应用之后。

下载量暴涨 图源:美国

令人惊讶的是,美国提升关税所引发的反弹,竟然直接落在了自己的家园——在关税持续攀升的背景下,众多电商平台不得不提升商品价格,其中某些产品的涨幅甚至超过了原先的两倍,导致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纷纷抱怨不已。

除此之外,部分国际知名品牌已暂停对美国市场的货物供应,更有部分中小型企业干脆退出了美国市场。

总体来看,关税从120%下调至54%,尽管仍存在一定的关税负担,但相较于以往,压力已经显著减轻,对于跨境商家而言,经营上的压力也有所减少。展望未来,商家们仍需保持灵活的经营手段,主动应对政策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